刘尚希:2030年以前,中国GDP增速必须要“保5”
“不仅是明年,至少到2030年,中国经济增速都必须‘保5’。”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、原院长刘尚希在接受采访时说道。
“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”。在这一信号下,2025年财政政策将打出怎样的“组合拳”令市场无比期待。采访中,刘尚希对近期政策转向“积极”“宽松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,即对新症、下新药。
“新症”即指经济增速状态的变化。刘尚希认为,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,并达到正常状态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。而若经济增速未达正常状态,则会形成“负反馈”,反映到微观层面便是消费、投资等意愿的下滑以及就业不足等问题。
如何判断经济增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?刘尚希给出了三组观察指标,即GDP名义增速应略高于实际增速、现实增速应略高于潜在增速、实际增速应高于目标增速。从目前指标表现看,中国经济增速未达正常状态。
针对“新药方”,刘尚希认为,未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拳的主导将是财政政策,比如提高财政赤字率、增加国债的发行……
对于“经济增速的正常状态”,刘尚希认为结合“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”的目标和更远期目标来看,2035年前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要达到4.73%;2050年前,应维持在年均4.6%。所以从近期看,明年以及“十五五”期间,中国经济增速必须保持在5%以上。
“对于当前的经济增速,我们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;不然在国际竞争中会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,未来日子就会越来越难过。”刘尚希分享道。
如何实现“保5”?如何持续保持经济增速正常状态?刘尚希给出四方面建议:宏观政策和与改革方案有机结合;优化央地财政结构;财政货币政策一体化;构建中期宏观政策框架。
此外,刘尚希还就颇受市场关注的“促消费”举措等问题进行了回答。
对于“能不能全民发钱,给老百姓每人发一两万块钱消费?”这一问题,刘尚希认为核心问题在于怎么公平地发和怎么有效地花。“发钱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?会不会今天发钱了明天就存银行了。如果这样,发这个钱就没啥用,它没有变成支出。最重要的是要能变成支出。”
另外,在问答中,刘尚希提到,银发经济是扩大内需、提振消费的一个重要着力点。
他表示,目前全国失能老人超四千万,这对家庭来讲是很重的负担。这方面的服务需求是巨大的,但供给是严重不足的。“我们现在需要一种有效的机制去满足这种迫切的需求,这既需要市场发挥作用,更需要政府去引导。”刘尚希分享道。
版权声明:
作者:tby
链接:http://cqqsxx.com/2024/12/19/%e5%88%98%e5%b0%9a%e5%b8%8c%ef%bc%9a2030%e5%b9%b4%e4%bb%a5%e5%89%8d%ef%bc%8c%e4%b8%ad%e5%9b%bdgdp%e5%a2%9e%e9%80%9f%e5%bf%85%e9%a1%bb%e8%a6%81%e4%bf%9d5/
来源:千首每日资讯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