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9日 爱健康头条
1)搜狐健康:夜间睡眠时,口腔活动停止,唾液分泌减少,失去了自然清洁功能。如果不刷牙,食物残渣会长时间滞留,为细菌繁殖创造理想环境。这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:牙龈炎、牙周炎、蛀牙和口臭。更严重的是,口腔细菌可能通过血液影响全身健康,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。因此,坚持睡前刷牙不仅保护口腔健康,更是维护全身健康的关键习惯。#口腔健康
2)联合早报:当进入老龄化社会,许多人面对肌肉流失的问题。肌少症不仅影响活动力与生活品质,研究也显示,肌肉损失将降低对癌症治疗的耐受性。正确的营养选择可增强肌肉,扭转肌少症的长远影响。富含蛋白质的饮食,加上抗阻力锻炼,有助于肌肉重建和增强力量。建议动物蛋白与不同种类的植物蛋白结合起来食用。#长期主义
3)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:食物血糖生成指数(GI)是指含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在一定时间(一般为2个小时)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的百分比值,反映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。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。#大健康观念
4)新华网:寒露节气到来,养生重点从"秋冻"转向防寒保暖和滋阴润燥。气温骤降易引发感冒、腹痛等症状,燥邪可能导致咽干、便秘。专家建议:及时添衣,尤其注意脚、腹、背和头部保暖;适当食用温补食物如牛羊肉;多吃梨、苹果等甘淡食物滋阴润肺;保证充足睡眠;适量运动如散步、登山;可尝试足浴、艾灸缓解不适。#四时养生
5)生命时报:夜宵和空腹睡觉都有潜在危害:频繁吃夜宵可能导致消化不良、肥胖、失眠甚至记忆力下降;而饿肚子睡觉则可能引发胃病和睡眠问题。但如果实在饿了,最好在睡前2-3小时适量进食,选择易消化的全麦面包、小米粥或香蕉;或选富含维生素的柠檬、圣女果、猕猴桃来减少熬夜伤害;避免过甜过咸食物,以防水分滞留影响睡眠。不过,最佳选择仍是19点前吃晚餐,保持规律作息。#健康认知
6)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》: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激活SIRT1发挥去乙酰化作用调控PGC-1α和p53等下游蛋白,进而改善线粒体功能、抑制神经细胞凋亡、降低氧化应激,发挥维持正常神经功能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。#大健康观念
版权声明:
作者:tby
链接:http://cqqsxx.com/2024/10/09/10%e6%9c%889%e6%97%a5-%e7%88%b1%e5%81%a5%e5%ba%b7%e5%a4%b4%e6%9d%a1/
来源:千首每日资讯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